首页 > 热点 > > 正文

市场化推进生态保护修复|4大重点领域 3大参与模式 四川这样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时间:2023-05-30 17:19:01 来源:四川经济网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露萍)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5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保护修复4个方面;重点参与渠道是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3种模式。

《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现场


(资料图)

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主要聚焦《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部署的重大工程,例如,四川目前正在推进实施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示范工程。

在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主要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例如,四川正在积极推进自然资源部和省政府部署的41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及目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安宁河流域、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地震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实践。

在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四川在成都、遂宁、德阳、绵阳等市开展了公园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县城)、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城乡人居环境等试点建设,探索试点建设的实施路径。

在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聚焦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内容,例如,我们正在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示范工程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清零行动,同时还在攀枝花市、马边县、会理市等地开展绿色矿山示范区建设。

同时,在推进以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过程中,四川统筹发展生态农(林)业、生态旅游、休闲康养、自然教育、清洁能源等生态产业发展,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邓斌

“参与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社会资本可通过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3种模式参与我省生态保护修复。”据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邓斌介绍,自主投资模式主要是指社会资本以单独、联合体、产业联盟等形式出资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例如,四川在推进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丰裕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中,采用了“授权+投资人”模式,由社会资本全资负责项目建设。

谈到与政府的合作模式上,邓斌说,政府合作模式主要包括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基金投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或者通过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较差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融合实施。他举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例如,我们在推进攀枝花市宝鼎—清香坪片区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示范工程中,政府财政资金负责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社会资本投资植树造林,通过发展生态林业获取收益。”

除此之外,公益组织、个人等还可以通过公益参与模式与政府及其部门合作,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关键词:
x 广告
共同抗疫!郑州71岁党员志愿者每天爬6栋楼,提醒800多户居民做核酸

1月4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对部分区域实施管控措施。这是近半年来,新冠疫情第3次造访郑州。截止至1月10日24时,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累计123例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2022年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汤阴县38

迅速高效!“河南抗疫互助通道”网上网下联动 获群众点赞

核酸检测24小时了还没查到结果,怎么办?现在高速下站口的管控政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洛阳老城区自驾走高速回郑州,收费站还劝返吗?苏八

信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 陈志伟出席会议

1月11日,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代市长陈志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听取有关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和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疫情防控工作

全国最新疫情消息:1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6例 天津市今日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66例(河南118例,其中安阳市65例、许昌市41例、

1月12日天津市放假半天 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月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重要通告,为做好天津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于1月12日(星期三)下午放假半天。广大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